在经济发展的宏大版图中,消费宛如关键的齿轮,驱动着经济增长的引擎持续运转。3月23日,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5年年会在北京盛大举行,中央财经委员会办公室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主任、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韩文秀在会上掷地有声地表示,我国将综合施策扩大消费,把增加城乡居民收入作为关键突破口,让消费者有钱能消费,全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与高品质生活相互促进、相得益彰 。这一举措意义深远,关乎经济发展的全局,也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。
居民收入水平是消费的基石,只有收入稳步增长,消费才能底气十足。从宏观经济角度看,消费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“主引擎”,在经济发展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。2021年,我国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贡献率高达65.4%,有力拉动GDP增长5.3个百分点 。然而,近年来受多重因素影响,消费者信心和预期有所偏弱,部分消费需求未能充分满足。在这样的背景下,增加城乡居民收入,成为提振消费、扩大内需的核心之举 。
为实现这一目标,我国从多个维度精准发力。在促进工资性收入合理增长方面,实施重点领域、重点行业、城乡基层和中小微企业就业支持计划,延续实施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政策,为企业稳定就业岗位提供坚实保障,让劳动者的工作“稳如泰山” 。聚焦重点领域、重点群体开展专项技能培训行动,健全多元化投入机制,做好职业技能等级评价工作,助力劳动者提升技能水平,凭借过硬本领获取更高收入 。同时,健全最低工资标准调整机制,科学合理提高最低工资标准,让低收入劳动者的钱包逐渐鼓起来 。
财产性收入作为居民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,其增长对提升居民消费能力同样意义重大。《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》明确提出多措并举稳住股市,加强战略性力量储备和稳市机制建设,加快打通商业保险资金、全国社会保障基金、基本养老保险基金、企业年金基金等中长期资金入市堵点 。强化央企、国企控股上市公司市值管理,依法严厉打击资本市场财务造假和上市公司股东违规减持等行为,为资本市场的稳定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。进一步丰富适合个人投资者投资的债券相关品种,拓宽居民投资渠道,让居民有更多机会分享资本市场发展的红利 。
农民增收问题一直是“三农”工作的重中之重。我国通过健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和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机制,让农民在辛勤耕耘中获得更多回报 。探索通过出租、入股、合作等方式盘活利用农户合法拥有的住房,挖掘农村住房的潜在价值,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 。实施农村低收入人口提能增收行动,持续实施农业品牌精品培育计划,实施农产品“三品一标”行动,促进绿色、有机、名特优新和地理标志农产品消费,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,推动农村产业现代化、多元化发展,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。因地制宜发展庭院经济、林下经济、民宿经济,落实农机报废更新补贴政策,强化产业联农带农,让农民在家门口就能实现增收致富 。
扎实解决拖欠账款问题,也是增加居民收入的关键一环。加快推进落实偿还拖欠企业账款工作,压实地方政府属地责任,对拖欠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账款应付快付、应付尽付 。加强审计监督,强化失信约束,健全清欠长效机制,让企业的资金周转更加顺畅,保障企业员工的收入稳定 。
增加城乡居民收入,不仅能让消费者有钱能消费,还能有效提升居民的生活品质,增强百姓的获得感、幸福感和安全感 。随着居民收入的增加,人们对教育、医疗、文化、旅游等服务消费的需求也将进一步释放,推动消费结构优化升级,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。
在未来的发展中,我国将坚定不移地落实各项增收举措,持续完善收入分配制度,优化收入分配结构,提升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 。加大政策协同力度,让财政、税收、金融等政策形成强大合力,共同推动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长 。同时,不断优化消费环境,积极发展首发经济、健康经济、冰雪经济、银发经济,把文化旅游业发展成为重要的支柱产业,创造更多高质量的服务消费产品和场景,让消费者的消费体验更加丰富多元 。
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是一场关乎国计民生的关键战役,是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动力。相信在国家的积极推动和全体人民的共同努力下,我国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将不断提高,消费市场将持续繁荣,经济发展将迈向新的台阶,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坚实基础 。
|